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天道:荀子传最新章节!

兰陵做过那么多好事,如今要在我们兰陵落户,这是兰陵人的福气。我们一定要给荀卿子盖上一座楼。过去,我们这一带的村子都没有楼,这是第一座。楼虽说盖得不好,它是俺们村子中最好的房子!”“谢谢,谢谢诸位了!”荀子激动地说,“我荀况定然不负众望,一

    定把毕生所学留于兰陵!”

    阿仲等百姓帮助荀子搬家,把书籍、行李、用具和荀子喜欢的兰花从茅屋搬进新楼来。阿仲指挥年轻人把琴和一捆一捆的竹简搬到楼上去。说楼上不潮湿,要荀卿子住楼上。

    公元前二三七年仲夏,七十四岁的荀子被罢官之后在兰陵百姓的热情帮助下,有了自己的新居。

    荀子抚摸着楼的木柱,激动地说:“这座楼,是村民们给我盖的,它是村子里最好的房子,村子里唯一的一座楼房。我住过齐国稷下学宫的高堂大屋,我住过赵国富丽堂皇的深宅大院,还住过楚国华美的王宫和县衙,可是哪里也没有这座楼好呀!住进这座楼里,我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温馨,从来没有过的舒畅,从来没有过的可心!我荀况奔走了大半生,到如今好像才找到了家。”荀子一边说着一边流下了动情的热泪,失声痛哭,这哭声发自肺腑,是那样震撼人心。

    “陈嚣!”荀子镇静下来,心情沉重地说道,“以后,兰陵的孩子都要来这里读书,我心里担忧呀!”

    陈嚣问:“老师担忧什么?”

    荀子说:“我担忧教不好他们,对不起兰陵的百姓。”

    “老师!齐襄王说过,您是最有学问的老师!”

    荀子摇头:“不,不能这样说。”

    陈嚣说:“在稷下学宫里,学子们不都是这样尊称您吗?列国的君王也这样敬仰您!”

    荀子不赞成陈嚣的话,他说:“那是他们抬举我。人呀,不能把别人抬举自己的话当真,那会毁了自己。智者自知,仁者自爱。傲慢是人之祸害。罢官之后,我多年积累的书籍失去了许多。我以后所要做的是,踏踏实实、一卷一卷地重新搜集古代经书,细心研读,一字一句地讲给孩子们。古书深奥,我应当让孩子们读得懂,听得明,记得清。只有学生长了学问,成了人才,我才配称得起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呀!”

    荀子办学的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许多村民带着孩子来到乡学报名上学。孩子们围在陈嚣身边吵嚷着争先恐后:“该我啦!”“该我啦!”陈嚣耐心地劝他们不要争,一个一个来,都能报上名。陈嚣坐在几案边,^记下孩子的名字。

    毛亨引着两个外地的青年学子走进门来,带他们登上楼去,三人恭敬地施礼跪地拜见老师。

    荀子望着两个陌生的青年问:“毛亨,这二位从何而来?”

    一个青年说:“老师,我叫浮邱伯,齐国临淄人。”

    另一个青年说:“老师,我叫张苍,魏国阳武人。”

    毛亨介绍,说他们二人一个在北,一个在南,都是远自千里之外,慕名来向老师求学的。

    荀子忙离开几案,搀起二人。问浮邱伯:“你是临淄人?”

    浮邱伯回答说:“是。老师在齐国稷下学宫三任祭酒,深受敬爱,至今稷下的学子还念念不忘老师的教诲。我是晚辈,闻知老师在兰陵办学,特地从临淄赶来聆听教导。”

    张苍说:“老师虽然未到过我们魏国,然魏国人对老师十分敬仰。张苍家境贫寒,唯爱读书,特来求教老师。”

    荀子高兴地说:“好!好!你们既有志于学,就要锲而不舍,切莫浅尝辄止,一曝十寒。学问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非有锲而不舍之精神,是得不到的。”

    陈嚣又带两个学子上楼来拜见荀子。荀子高兴地问:“啊!你们叫什么名字?”二人回复一个叫伏生,一个叫缪和。

    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兰陵广阔的原野。

    荀子主持的乡学开学了,这座楼被称作荀楼。儿童们迎着阳光向荀楼奔跑,边跑边喊:“上学啰!”

    一群少年兴高采烈地涌入荀楼的院中。

    百姓们也来观看孩子开学,他们站在荀楼院子内外,兴致勃勃地注视着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少年们在陈嚣的号令下端正地坐在院中草地上,规规矩矩地听陈嚣讲课。

    青年学子在荀楼内席地而坐,专心地听荀子讲课。荀子讲《书》(《尚书》X他把一部上古时代语言、词汇古老难懂的虞、夏、商、周各代的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讲得生动有趣,让年轻的弟子十分爱听。

    陈嚣在院子里带领儿童诵读《诗经丨关雎》,孩子们用清纯的童声跟随陈嚣高声朗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百姓们在一旁观看着孩子们摇头晃脑诵读诗篇的样子,开心地微笑。他们感激荀子,让孩子们有书读,将来一定比大人有出息。

    放学之后,陈嚣到集市上去买东西,背回来一大捆书简,有《诗经》,有《尚书》,还有《春秋》。荀子如获至宝,连声说好。

    陈嚣则埋怨,说老师过去在兰陵县衙精心整理的经书,让那个卜尹大夫糟蹋得不成样子,丢失的丢失,残破的残破。他从集市上带回来的这些也都是残缺不全,有的只有开头,有的只有些乱简。

    荀子却说残缺不要紧,我会把它们再整理出来。夜晚,荀子在烛光下埋头整理书简。陈嚣要帮忙,荀子不放心,说这件事情,只能他亲手来做。

    毛亨与浮邱伯背着两捆书简上楼来。说他们听说老师搜集经书,浮邱伯回家乡临淄的时候在稷下学宫找了一些,毛亨也在邯郸老家找到~~此~'-0

    见到两个学生拿来的书简,荀子高兴坏了,说这些书简比陈嚣在集市上搜寻来的更好。有了这些,他能把经书整理得更完备。

    阿仲扛了一大捆长长的竹竿与老族长一同走进荀楼的院子。陈嚣闻声从楼内出来,赶忙接过来放在地上。说老师正发愁写文章、整理经书没有竹简用呢。老族长说:“把这些竹子制成竹简,够荀卿子用一阵子了吧?”阿仲说:“我家有竹林,用完了再砍。”

    阿仲问陈嚣怎么把竹子制成竹简,他要帮助做。说着就和陈嚣一齐动手,把长长的竹子劈开。只见陈嚣点起火,把劈开的竹片在火上烤。阿仲问:“陈先生!你烤它做甚?”陈嚣说:“把竹子烤出汗来,写字才好用。”老族长说:“阿仲,这也是学问。”他与阿仲一同拿了一些竹劈子,也在火上烤。火苗熊熊燃烧,太阳落山,火光如同晚霞照在他们的脸上,通红明亮。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