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三国军神最新章节!

/>
    这个时候的方攸,一改前面的风淡云轻,眼神变得锐利了许多。

    “孟子云: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王当政,当施之以仁,百姓为贵,君若不爱民,民何以忠君之事?”

    “君王以仁政,百姓自归心,天下大同有望矣。”

    方攸慷慨陈词,阐述儒家仁政、爱民的思想,许多儒士更是轰然叫好,出言附和。

    待众人平静下来,方攸再次说道:“荀子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方攸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朝无诤臣,则不知过也;国无达士,则不闻善也。”

    “吾辈儒士,当忠君爱国,倡导孝义。然而,若道与忠有冲突,义与孝有矛盾,我们虽然推崇忠孝,却更爱真理!”

    听到这里,陈旭却是浑身一震,不可思议的盯着方攸。方攸的一句话,让陈旭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当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哲学体系,否定了许多他老师的观点以后,很多人都对亚里士多德指指点点。

    亚里士多德却是坦坦荡荡,对着众人说道:“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这一句话,虽然与方攸之言有所不同,其中意思却是一样。

    本来依照后世的影响,陈旭觉得儒家思想乃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种极其霸道的集权思想,完全是腐化民智,是君王统治百姓的畸形产物。

    可今日方攸的一番话,却让陈旭感到有些不可置信。

    无论是孟子‘民为贵’的思想,还是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这种追求真理,追求义的思想,都绝对值得人敬佩。

    “如此开明的思想,真的是被许多后人所诟病的儒家么?”

    这一刻,陈旭有些迷茫了。

    如果儒家思想,真是按照方攸所言这般,那么这种思想绝对是华夏民族的精粹,而不是什么糟粕。

    其实陈旭有所不知,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种说法,完全是后世之人曲解儒家思想罢了。

    这些话,根本没有出现在儒家理论之内,而是由孔子的一番言论演变而成。

    原文乃是: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

    乍一看来,这句话也的确是要求臣子忠于君主,然而前提却是君主以礼待臣子。

    孔子把‘君使臣以礼’放在最前面,言下之意也就是:君若使臣不以礼,则臣事君不以忠。

    君臣之道乃相辅相成,不可能是臣子单方面付出忠诚,而君王却没有给臣子应有的尊重。

    不仅是孔子,孟子也有这种思想。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以上的那句话,正是出自孟子之口。

    事实上,汉代名士以及武将,几乎也都秉承了这种思想,这种精神也一直在汉代蔓延。

    如果君主厚待臣子,而臣子却背叛君主的话,此人必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与之相反,如果君主寡待臣子,臣子为此转投他人,却根本没有人会说些什么,反而会称赞此人有眼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也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臣子,也会因为君主的知遇之恩,而献上自己所有,就如同诸葛亮、郭嘉那般,死而无憾。

    不得不说,汉代的一切一切,都没有摆脱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很多都是正面的。

    哪怕来自于后世的陈旭,接触到这种思想以后,也会感觉震撼与折服。

    可是孔孟的思想,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被人改变。

    到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董仲舒就在孔子的思想上,做了些许改变: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董仲舒的所作所为,乃是为了稳固皇权。

    饶是如此,也没有做得太过分,只是在道德上约束臣子。

    董仲舒的说法: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另一种说法乃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后面一种说法,完全是歪曲了儒家学说,遍观儒学经典,都查不到有过这句话。

    当然,陈旭对于儒家学说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只不过方攸所阐述的儒家思想,却让陈旭感觉耳目一新。

    也让陈旭本人,对于儒家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

    深吸了一口气,陈旭转头对司马朗说道:“今日听闻仲籍先生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啊。”

    仲籍乃是方攸表字,陈旭口中的仲籍先生,自然就是论战台上的方攸了。

    司马朗亦是正色道:“仲籍在儒学上的造诣,也算得上是非常之高了,能够说出这么一番言论,亦难能可贵。”

    说到这里,司马朗看了陈旭一眼,有些欲言又止。

    陈旭看出司马朗有话要说,当即道:“伯达有话但说无妨。”

    司马朗沉吟半晌,却是说道:“我观主公往日举动,好似对于儒家并不十分推崇,其实儒家许多思想,都乃世间精粹。”

    陈旭叹了一口气,点头道:“以前是我太过偏激了,儒家既有精粹,关中自然要使用此法。”

    “只不过,相比起一家独大,我更愿百家争鸣,思想碰撞。”

    “不然的话,当一种思想统治一个国度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思想总有僵化、变质的时候。”

    “唯有不停竞争,各种思想才能更加完善,儒家虽好,却不能一家独大。”

    司马朗张了张嘴巴,可是看到陈旭脸上的坚定之色,却也没有继续开口。

    而此时,方攸的言论已经进入了高潮。

    他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主公若尊崇儒家,推广仁政,使得百姓归心,则天下必定!”

    “采!”

    稷下酒肆里面,许多儒士情绪激昂,站起身来大声叫好,很多人甚至袒胸露乳,尽显狂士风采。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