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大时代之1983最新章节!

    随着戈文的这一系列科幻小说的见报,随着评论界的目瞪口呆,随着科学界的自甘俯首,原本对科幻小说批判的热火朝天的景象突然一下子消失在了公众的面前。

    现在的报纸杂志上虽然还有针对科幻小说的批判,可是这些批判大都只是零零碎碎的散布在各种报纸杂志之上,和先前沸腾的舆论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现在的舆论讨论的焦点已经由科幻小说的文科之争转变成了戈文这些科幻小说中到底哪一篇才是最最优秀、最最动人的了。

    就是这样。

    报纸上关于戈文这些小说的讨论越来越多,不仅那些文坛的作家们纷纷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读者们更是踊跃的抒发自己的感动,就连评论界都有一些评论者放下了文学批评理论是否需要改变的争论,专门撰写了相关的评论文章。

    “我最喜欢的作品是《朝闻道》,这部作品带给我的震撼是空前的,它颠覆和再造了我的价值观。宇宙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又是什么?正是在这般终极追问的感召之下,我生平第一次严肃而真诚地立下了自己的理想——我要成为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去探索宇宙那至高至美的真理!所以今年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会选这个专业……”

    ——《羊城晚报》副刊的读者来信选登中一个读者这样写道。

    “科幻不是空中楼阁,戈文的每一篇科幻小说都以缜密的各类学科原理为奠基,加以平实的语言与丰富到要溢满而出的各种情感而写就的。所以他的作品总令读者在看了之后大叹痛快之余,有时则是揪心揪肺不说还要外加给他流些眼泪……”

    ——《羊城晚报》的另一个读者,号称自己是最资深的科幻迷同样对戈文佩服的五体投地。

    “戈文的科幻小说就是生活,科幻故事里面不是没有真爱,普通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小心呵护,科学家在研究领域中的如痴如醉。平日里,这两种人总是若即若离,但只要有那么一个触发。立刻就会变成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故事也就此跳出了生活得到升华。生命、肉体、感情,若是为了全人类最终的利益,这一切皆可抛弃。唯有追求真理的坚持和理念矢志不渝。”

    ——一个因《伤心者》而开始喜欢上科幻小说的读者在阅读过《全频带阻塞干扰》后,写下了生平第一份读后感。

    戈文以绚丽的想象、宏大的叙事、强烈的技术崇拜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科幻世界。他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诠释科学,他的作品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

    ——这是《文汇报》的副刊“百家园地”栏目对戈文作品的官方评价。他们组织了一次关于戈文的科幻小说的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文学界的一些作家、评论界的中立评论家以及一些《文汇报》的忠实读者。

    在这场研讨会上大家对戈文的文章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并从行文结构、艺术性、思想性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这场热烈的讨论最后以报告的形式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文汇报》上,在形成的文字记录中,这样写道——

    戈文的科幻小说总是带有一种宿命的感觉,让人感觉不是在看未来,而是在回顾历史,这使的他的小说总有一种史诗的味道。从《乡村教师》开始到《伤心者》再到《中国太阳》都如同史诗一样震动着读者的心弦。

    他的小说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特点——那就是他的小说中,好像从来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公。不论是《伤心者》的“我”或何夕,又或《全频道阻塞》的林云,他们都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个个龙套演员,而故事的真正主角是感人至深的故事、宏大的构思和那一种种令人震惊的科技。

    只要是看过他作品的读者都应该记得:丁仪、林云、庄宇。那一个个龙套演员给我们带来的那一种种莫名的悸动,那些就如同在《朝闻道》中那些科学家为了探求知识而化为火球升上天际的场景,都深深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不时的引发我们的共鸣。

    ……

    ……

    报纸上如此热烈的讨论着戈文的小说,而且几乎都是一致的赞同声,这样的场面让那些科幻作家以及科幻迷们惊喜若狂。

    那曾经竖立在每一个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这么消失了?!

    每一个人都有些难以置信的感觉。

    可是看着报纸上那关于戈文这一系列科幻小说的讨论,每个人的脸上终于泛起了轻松的笑意。

    大家开始精神放松的投入到这场阅读的盛宴当中。

    相比普通的读者,戈文的这些文章无疑对科幻迷们更加的有吸引力。

    他们疯狂的收集着所有刊登有戈文小说的报纸杂志。

    他们相互间热烈的讨论着戈文这些科幻小说中究竟哪一篇才是最优秀的,他们各说各的,最后却在对方的反驳和分析中动摇了自己的选择……

    而那些科幻作家则更加的理智。从戈文的这些小说中,他们发现了巨大的差距——

    在对科学的认知上他们不如戈文,在对科幻小说的理解上他们不如戈文,在对科幻小说的文学描写上他们更是不如戈文。

    要努力赶上呀!科幻界可不能光靠他一个人呢!

    这些科幻小说的创作者们开始从戈文的小说中汲取着营养——

    原来像数学这样的基础科学也可以写成科幻小说……

    看来现实题材的科幻小说更能吸引读者啊……

    随着研究和学习的深入。几乎所有的科幻作家都对戈文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小子究竟长了个什么样的脑袋呀!

    科幻界有这样的人真是幸运!

    第一个在公开的媒体上赞扬戈文的是《科学文艺》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