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逆臣最新章节!

    所谓上位者,皆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或许,他们会在某段时期内,放任某些下属随意而为,但那是建立在不影响大势的前提下。

    只要一切皆由自己操控,只要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那么无论何等难事,皆有成功的可能——对于这一点,所有的上位者都是深信不疑。

    而丞相张谦,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位“上位者”。

    但此刻,快步走下御冕的张谦,气质神色间,虽然依旧保持着多年来从不改变的儒雅睿智,但眼神中的怒气,却是任谁都能感觉到。

    一时间,身边的亲信随从,周围的亲近大臣,皆是暗自心惊,不敢靠近轻扰。

    习惯于将一切操控于手掌之间的上位者,无疑最是讨厌突然而来的变化。

    原本被他刻意压制的萧漠,眼看就要青云至上,明明是个威胁隐患,却偏偏奈何不得,这也就罢了,毕竟他的接班人张衍圣,也从中获得了大量好处。

    但不久之前,通过楚灵帝,张谦却震惊的得知,那个从小就被他精心培养的张衍圣,那个他最宠爱的孙子,那个他有生以来最得意的作品——竟然在没有得到他同意的情况下,擅自请旨去北方战后之地为官!!

    这是自当初张衍圣擅自请旨担任枢密副承旨之后,第二次违背他的意愿了。

    张谦隐隐有种感觉,那个原本对他顺从无比的张衍圣,那个一直在按照他的意愿成长的张衍圣,恐怕已经不复存在了,如今的张衍圣,让他感到陌生。

    这种变化,让张谦愤怒之余,竟是隐隐有些空虚与伤感。

    而张谦的困扰,也不仅仅只是张衍圣的变化。和萧漠的崛起。

    在他与楚灵帝谈话之时,张谦还震惊的得知,楚灵帝竟然有让八贤王入朝主政的想法——而在之前,对于这般大事。楚灵帝竟是从未与他商量过!!

    所有的种种加在一起,即使是老练深沉如张衍圣,也是有些失态了。

    ~~~~~~~~~~~~~~~~~~~~~~~~~~~~~~~~~~~~~~~~~~~~~~~

    张谦的情绪波动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绝大部分人都不敢靠近,生怕祸及池鱼,但文先生绝对不是其中之一。

    他是张谦三顾茅庐请来的“文胆谋士”,是朝中大臣皆有耳闻的“第四位参知政事”、“民间阁老”,即使张谦如今身为当朝宰相,依然对他恭敬有加,不敢轻慢。

    只见文先生快步走到张谦身旁。皱眉问道:“丞相大人,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竟是如此失态?”

    听到文先生语气间的责备,张谦叹息一声,顺势将情绪间的异样收回到心底深处,然后也不隐瞒。将他自己从楚灵帝那里得到的诸般消息,尽数转述于文先生。

    讲诉完毕后,张谦皱眉道:“先生,如今朝中形势复杂啊,萧漠势力的崛起,已是不可避免,八贤王入朝参政。又是一大变数,今后我等行事,必然会多受节制,这些都还罢了……但子佳那孩子,竟然……先生,你可有策教我?”

    闻听到种种变化。文先生也是皱眉不语,思索良久后,终于说道:“八贤王与萧漠的事情,都还罢了,慢慢谋划。自有办法,只要陛下还在一日,他们就奈何不了丞相。关键还是子佳少爷,他是丞相府的将来,是丞相的延续,任何变化,都必须重视……”

    说到这里,文先生神色愈加凝重,缓缓说道:“丞相可知,那张廉学、牛咎山、秦军三人,至今都没有回归丞相府,在子佳少爷的随从中,也不见他们的踪迹。此外,项桓也不见了。为何如此,丞相却是要问问子佳少爷了。”

    张廉学、牛咎山与秦军,正是负责护卫张衍圣的三大高手。

    当初张衍圣请旨担任枢密副承旨、战时监军,张谦自然生怕其出现什么意外,除了自己门下三大高手尽出之外,还想办法调集了千余精锐禁军担任护卫,而这些护卫的首领,正是禁军首席教头项桓,而这个项桓,也是张谦的绝对亲信之一。

    察觉到文先生言语间的隐含含义,张谦身体一震。

    无论是丞相府的三大高手,又或是禁军首席教头项桓,皆是智勇双全之辈,虽然战场险峻,瞬息万变,但若说四人全部战死,张谦却是说什么也不会相信的。

    但如若不是这般,又该如何解释四人的一同失踪?

    难道,这些人的消失,是张衍圣的刻意所为?难道,张衍圣在这段时间里,做了什么事情不愿自己得知?难道,张衍圣想要脱离自己的控制?

    这些下意识的想法,但下意识的,张谦不愿相信。

    自己的一切,将来都是张衍圣的,自己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张衍圣的将来,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有什么理由这么做?

    张谦的不信,无关乎理智或者信任,仅仅只是因为,张衍圣是他的孙子!!

    然而,事情毕竟诡异,而且多年来文先生又从未错过……

    所以,张谦沉默良久后,终于唤来一名亲随,厉声吩咐道:“马上将子佳唤来见我,不得耽搁!!”

    那名亲随听到张谦言语严厉,身体不由一颤,连忙应是,不敢耽搁,匆匆而去。

    文先生叹息一声,又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王翰,说道:“丞相,虽说子佳少爷的事情更加重要,但八贤王入朝参政的事情,却也是当务之急,还请丞相大人切不可因此而心乱,早做谋划为好。”

    张谦明白文先生的意思,同样转头看向了王翰。

    此刻王翰正被一众文武围住,接受他们对于自己谈判成功的恭贺,气派依然——虽然对于自己失了圣宠心知肚明,但他显然不想让更多人探知这一点。

    注意到张谦的目光,王翰转头对视,向着张谦点头微笑,张谦也同样客气的额首示意,气氛融洽。但口中却是说道:“文先生不用担心,我们的布局,马上就要完成,到那时。必然会让这王翰再无翻身的余地。”

    随着王翰失了圣宠,张谦吞食王翰的权力,已是必然。

    只是,随着八贤王即将入朝主政,这般步骤,却是必须要加快进行。这样一来,无论是为了日后能集中全力与八贤王相抗衡也好,无论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势力范围,将王翰的势力转交于八贤王也罢,都可从容应对。

    毕竟。以八贤王多年来所积累的声势,以及楚灵帝对他的信任,一旦入朝参政,想要架空他,是完全不可能的。

    听到张谦的回答。文先生点了点头,接着却告辞道:“既然如此,我也就放心了。丞相在这里应对就是,我且去布置一下,看看能否得到什么消息。”

    “有劳先生了。”

    张谦叹息道。

    他知道,文先生想要查探的消息,自然是张衍圣离京后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诸般经历。

    ~~~~~~~~~~~~~~~~~~~~~~~~~~~~~~~~~~~~~~~~~~~

    坐在轿中。随着轿子的晃动,文先生闭上了双眼,一片沉思。

    并非在思考张衍圣或者八贤王的事情,手中资料不足的情况下,他不喜欢做这种无用功——从某方面而言,他虽然才智绝顶。但却是最为吝啬自己的脑力与心智。

    事实上,此刻的文先生,正在回忆二十年前,他出师之时,其老师对他的叮嘱。

    文先生的老师是一位隐士。虽然惊才艳艳,却少有人知——就像世人不知道文先生的姓名来历,只知称呼其为“文先生”是一样,他也不知道这位隐士的姓名来历,只知道称呼其为“老师”。

    隐士共有三位弟子,文先生并不是其中最为聪慧的一个,也不是其中最为刻苦的一个,但最早出师人是他,唯一得到该隐士嫡传的,也是他。

    那一日,文先生在他的两位师兄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注视下,来到了那位隐士的房中,作为离行前最后的告别。

    进入隐士的房间后,文先生尚未发言,刚刚跪下,那名隐士已是当先说道:“文华,你可知,今日即是你出师之日,也是为师正式将你列入门墙之时。”

    文先生当时年纪尚青,尚无今日的深沉城府,听到老师的话后,顿时就呆住了。

    他不明白,自己不是在八岁时就已经拜这位隐士为师了吗?为何历经十二年,今日直到出师之时,才反而算是刚刚入门?

    察觉到文先生的疑惑,隐士笑着摇头,悠悠道:“痴儿,若为师早已经将你列入门墙,收为嫡传弟子,为何当年未让你行拜师礼?为何这些年来一直对你隐瞒姓名来历?甚至,你连我门的传承祖师都不知晓,又怎算是为师的弟子?这十二年来,为师虽然倾囊相授,但实际上,只是对你的一种考验罢了,你勿要责怪为师,这也是本门的规矩,当年为师也是如此。”

    当时,文先生虽然震惊,但出于对该隐士的崇敬,却让他没有考虑其他,只是再次跪在那隐士身前,恭恭敬敬的行了拜师礼,奉上拜师茶。

    隐士笑着接过拜师茶,轻轻品了一口,接着说道:“你既然已被列入门墙,关于本门来历,为师也不瞒你。本门名为‘帝儒’,乃是儒家的分支,专习帝王之术、攻心之策,关于这一点,我想在这十二年来,你应该早有了解。本门祖师,乃是魏朝太尉贾诩,传承距今,已有七百余年。而为师姓高名彦,雍州人士,乃是本门第三十三代传承,一生无名,少有作为,这些你记住即可,离山后也不用特意打听。”

    说话间,高彦随手将一本名录册子递给文先生,文先生打开一看,却是“帝儒”传承七百余年来,所有弟子的登录名册,然其中记录之人,竟大都皆是无名之辈。

    有观于此,文先生心中不免失望,但还是恭敬应是,将自己的姓名填写于名录上。双手捧着还于老师高彦。

    高彦自是看透了文先生的所思所想,接过名册后,淡淡道:“我‘帝儒’传承七百余年,弟子不过百余。虽少有名震天下的枭雄名臣,但大都皆是那些枭雄名臣府中的倚重谋士,每人皆是才智高绝,隐于幕后,影响天下大势,所以,本门虽然无名,但你切莫小瞧。”

    “弟子不敢。”

    文先生连忙道。

    却是文先生想明白了,“帝儒”一脉的传承弟子,虽然大都是无名之辈。但自己老师高彦的才智,却绝对是世上少有。更何况,“帝儒”传承,最重自保,又多是谋士之术。传承子弟少有名气,也是可以想象的。

    看到文先生若有所悟,高彦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文华,为师问你,你觉得你大师兄如何?”

    文先生微微一愣,不知高彦为何询问这些。但还是答道:“大师兄乃是老师门下,学习最为刻苦用功之人,博闻强记,胸怀大志,弟子不如。”

    高彦又问道:“那你觉得你二师兄呢?”

    文先生又道:“二师兄聪慧过人,才智天降。世间少有,举一知三,机智敏锐,弟子亦不如。”

    高彦笑问道:“那你可知,为何为师独独收你为嫡传?”

    文先生思索良久后。迟疑的问道:“可是因为,弟子志向不如大师兄,聪慧不如二师兄?”

    高彦哈哈大笑,说道:“正是如此。本门行事无忌,不论善恶,但唯有三点规矩,皆是关于弟子传承,名曰‘传承三戒’,你要切记,不可违背。其一,本门之弟子,最重悟性,然天生聪慧过人者,不可收录于门下;其二,本门传承,皆是谋士之学、帝王之术,然胸怀大志者,不可收录;其三,本门弟子,首重自保,然贵族门阀子弟,亦不可收录。言及于此,切记切记,望你日后自行领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