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逆臣最新章节!

    随着十二王爷哭丧着脸站到一旁之后,早朝终于再次恢复了正常。

    只是,经过了他这么一闹,原本庄严的气氛却是被破坏殆尽,虽然新科进士们依旧在期待着楚灵帝对他们的封赏,但文武百官却是已有些意兴阑珊。

    当然,真正身居高位者,如张谦,如王翰,对接下来的封赏还是很关注的。

    萧漠受楚灵帝之宠信世人皆知,张衍圣则是丞相张谦的嫡孙,皆是前途无量。这两人将要身居何职,官职几品,又是否掌握实权,参与朝政,皆是对今后朝堂势力走势有着深远影响。

    在楚灵帝的示意下,一名大学士走到黄案之前,拿出一份由楚灵帝所挑选的考生答卷,当众朗读了起来。

    “格,来也。物、犹事也。古人言,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致知在格物者,言若能学习,招致所知。格,来也。已有所知则能在于来物;若知善深则来善物,知恶深则来恶物。言善事随人行善而来应之,恶事随人行恶亦来应之。言善恶之来,缘人所好也。物格而後知至者,物既来则知其善恶所至。善事来则知其至于善,若恶事来则知其至于恶。既能知至,则行善不行恶也……”

    “人情莫不好善而恶恶,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盖寡,恶且非者实多。何哉?皆物诱之,物迫之,而旋至于莫之知;富贵汩其智,贫贱翳其心故也。格,犹扞也、御也。能扞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 此谓知之至也……”

    所读的,正是萧漠所写的三份答卷中的“格物论”!!

    殿试之后,按照规矩,在封赏之前,将由大学士朗读皇帝所选的新科进士的答卷文章。一来以文章服众,显示殿试以才取仕之根本,二来则更是为了展示楚朝文化之兴盛,以示楚朝对文人的重视。

    而当大学士将文章朗读之后,按照惯例。接下来就应该是群臣歌颂,先是赞扬该文章之优美华丽,本届殿试的人才兴盛,接着在赞扬楚朝人才辈出,文化繁荣,最终则将所有的功劳全部归于皇帝身上,赞扬皇帝教化有方。实乃千古明君云云……

    这些虽然并没有明文规定,但自唐以来,却早已形成了定例,少有改变。群臣入朝为官之初,礼部官员也会将类似的种种惯例规矩向他们一一讲明。

    然而,这一次的情况。却是有所不同。

    随着那位翰林学士摇头晃脑一脸陶醉的将萧漠的这篇答卷大声朗读了一遍后,朝堂之上却是一片安静,竟是无人发言称赞。

    转头看去,却见文武百官,此刻皆是埋头苦思。细细思索着刚才翰林大学士所朗诵之言。

    萧漠的文章,最初引用汉唐诸大家所言时,中规中矩,群臣虽然注意倾听,但却也不以为然,然而,萧漠接下来却是突然笔锋一转,引申到了善恶之论,理学观点,让诸大臣在在感到耳目一新之余,皆是不由合掌赞叹,到了最后总结之时,萧漠更是谈及了一些后世的心学观点,当然,这些心学观点都尚比较浅显,也皆与楚朝的情况相契合,即使如此,种种新奇观点依然引起了群臣的沉思。初闻只觉得新鲜,但接下来却是越想越有道理,更是不由沉溺其中。

    毕竟,在楚朝,能位列朝班之人,无论其平日里如何的勾心斗角,卖弄权势,但其学识在仕林中皆是难得,到了地方之上至少也是一方大儒的级别,否则根本不能容于朝堂。

    所以,萧漠这篇《格物论》所表达的种种观点,所带来的种种影响,群臣皆有所查,文人本能之下,一时间却皆是忘却了诸般称赞之言,只是站在那里皱眉思索着文章深意。

    另一边,十二王爷却没有诸臣的见识,见到文武百官此刻皆是闭口不言,心中不由暗喜,一来觉得这是群臣扫了楚灵帝的面子,二来则是认为这是一个讨好楚灵帝,解除楚灵帝对自己疑心的大好机会。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