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书阅小说网 www.shuyue.so,最快更新[综名著]名侦探玛丽最新章节!

了。很感谢你能看到菲利普·路德和他的故事——也就是我和我的故事中含有潜力。能够获得专业的认同,这是我的荣幸。但在我看来,不论今后路德,亦或者说,玛丽·班纳特的作品拥有或者不拥有真正的艺术价值,那都是一名作者理应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梅恩先生你所说的,人性的普遍意义。”

    话到这儿,玛丽顿了顿。

    既然梅恩先生话说的不客气,完全不掩饰自己的高傲本性,那玛丽也就不委婉了。

    要是面对面交谈,对于咄咄逼人的人,玛丽多少还会挂出自己的标志性假笑来掩饰本身直截了当的性格,但现在通过纸笔交谈,委婉诉说多少有种欲盖弥彰的意味。

    况且梅恩先生也没遮遮掩掩啊,既然他这样“尊重”自己,直抒胸臆,玛丽要是不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反而是瞧不起他带着不屑一顾的认可了。

    “但我不认同的天赋论。”

    在论述自己的想法之前,玛丽把自己的观点写了出来。

    “梅恩先生你认为只有体面绅士才能接近到艺术的本质,而穷人和女性‘偶有灵感’也不过是少见的例外。而在我看来,这样的结论完全没有触及到问题根源。不是只有体面绅士能掌握艺术,而是艺术一直掌握在体面绅士手上。而穷人,也不是缺少天赋,而是缺少绅士们经受的教育。”

    同样的,女士也是如此。

    玛丽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仗着小聪明在十九世纪写出观点新颖的小说连载没问题,但她要真是一名如同歇洛克·福尔摩斯那样智商超凡凌驾凡人的人,早在二十一世纪就考上牛津剑桥啦。

    但在玛丽看来,考不考得上是一回事,能不能考是一回事。

    剑桥大学一直到一九四七年才允许女性作为正式大学生入学。难道在一九四七年的女性们统统没有那个智商进入剑桥大学吗?她们缺少的可不是智商,而是足够进入剑桥的基础教育。同理写作也是如此。

    “既然要讨论艺术,请允许我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距离,”玛丽写道,“同样的耳朵聪明,一名新生儿出生在铁路上,日日夜夜听到的是火车轰鸣,童年因为对声音过于敏感而作出不同于寻常孩子的反应,是要为父母增添困扰的;但倘若这名新生儿出生在贵族之家,不愁吃穿,自小聆听到的是莫扎特和贝多芬,其人生自然与铁路工人的儿子截然不同。”

    写到这儿,玛丽想了想,继续写道:“当然,我也认同你的看法,先生,总会有例外产生,但例外并不能证明你的观点,只能证明穷人和女性与你口中的‘体面绅士’不处在同一个起点上。不是铁路工人的儿子没有音乐天赋,而是他们不能接受同样的教育。同样写作也是,你认为我身为女性是一种可惜,因为女性无法碰触艺术的本质,可在我看来,不是我们没有天赋,是压根没有拥有‘天赋’的权力。”

    写到这儿,玛丽的观点阐述完毕了。她觉得说到这儿就好,再往下说难免又会发散到政治上面,而政治观点与政治观点的对抗势必会让局面变得非常难看,因为这不是能说服对方的问题,就像是梅恩先生和他的那位支持巴黎公社运动的朋友一样,朋友死了二十多年了,梅恩先生还是难以释怀。

    “我的姐妹认为我没有必要同你写回信,”玛丽总结,“因为我一直没有对任何反面评论发出任何回应,这次与你回信,就是打破了自己的坚持。但我认为这完全不同,之前你批评菲利普·路德的故事,写文章抨击,发表在报刊上,针对的并不是我,而是刊登在《海滨杂志》的连载。但现在,你直接写信于我,是选择和我沟通,想要得到我的回复。尽管你或许不那么想,可在我看来,这是你愿意与我平等交谈的表现。”

    哪怕交谈的内容不是褒奖和表扬,也仍然是愿意和玛丽沟通嘛。虽说玛丽也不是每封信都回复的,但哈维记者写信询问米尔顿的情况时,她不也回了。

    写完信件之后,玛丽找了个机会,在火车经停站时委托乘务员将信件寄了出去。

    在抵达巴黎之前,玛丽还同艾琳写了几封信,汇报自己的行程。她原本还想写信给福尔摩斯的,但离开伦敦时歇洛克·福尔摩斯说不能确定蒙苏的情况,要她先去巴黎等待,导致玛丽在路上也不知道他在蒙苏具体住在哪里,只得作罢。

    再火车依然在咣当咣当,再美丽的风景盯久了也会看厌的。

    车上无聊,转站又麻烦,旅途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一久,等到踩到巴黎火车站的地面上时,玛丽只觉得自己的双腿都在发飘。

    而她的两个妹妹则兴奋的仿佛火车站地板烫脚似的,两个班纳特家的小女儿不懂法语,又难掩兴奋之情,只能拽着玛丽叽叽喳喳,凯瑟琳一句话没说完莉迪亚又接上一句,好不容易在伦敦安静一点的两个姑娘,一时间暴露了青春期少女本性,让玛丽顿时感觉自己回到了朗伯恩。

    “停停,你们两个等一下,”玛丽被她们吵的头疼,“先别兴奋,见到艾琳再兴奋也不迟,巴黎这么大,火车站人又不少。万一找不到来接我们的人,咱们就走去歌剧院吧!”

    当然不至于走过去,玛丽就是吓唬吓唬两个妹妹,而这果然奏效。

    “那,那接我们的人在哪儿?”凯瑟琳又激动又紧张地问。

    “艾琳说是她的女仆,二十来岁,棕色头发,”玛丽回想着艾琳的回信说道,“今天会穿着蓝色裙子,拎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鲜花,便于咱们认出她来。她会带人在站台等待。”

    “那还等什么?”

    来到新的环境,在伦敦束手束脚做了好久合格淑女的莉迪亚,终于有机会再次活泼起来。她一面拉着凯瑟琳,一催促玛丽快点走。好在即使她们行李众多,可艾琳的女仆来得很快。

    在众多旅客之间,一名个子不太高、鼻尖长着雀斑的棕发姑娘带着两名仆从走了过来,她好奇地端详着三名年轻的小姐,而后操着一口带着法国口音的英语问道:“请问是班纳特小姐们吗?”

    莉迪亚:“啊……是,我们是的!”

    玛丽:“你就是安妮,是吗?”

    “我是,”艾琳的小女仆绽开一个灿烂笑容,“请跟我来吧,小姐们,克莉丝汀小姐等你们很久了。”

    “等等。”

    凯瑟琳有些茫然:“克莉丝汀小姐?你是不是找错人啊。”

    “啊。”

    安妮稍稍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是克莉丝汀·戴伊小姐!她五岁时从伦敦来到巴黎,父亲死后随了继父的姓氏,也改了一个法国的名字。她去伦敦的时候,应该说自己名字叫做艾琳·艾德勒,是克莉丝汀小姐没错。”

    玛丽:“……”

    那一瞬间,玛丽顿时明白艾琳口中心心念念的“爱人”究竟是谁了。

    叫克莉丝汀·戴伊的巴黎歌剧院女高音,还有一名性情偏执的爱人,这除了《歌剧魅影》里的情节,还能有其他可能性吗。

    艾琳竟然和克莉丝汀是一个人!

    玛丽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不过,看艾琳深情款款的模样,这位敢爱敢恨的克莉丝汀好像早早地就和魅影终成眷属了,她的子爵呢?干脆就没这回事了吗。

    “原来是这样,”玛丽笑道,“在伦敦,还是艾琳·艾德勒女士的名头更为响亮。”

    “我们只有在私下里才会称呼她为克莉丝汀的,”安妮解释完,又好奇道,“原来克莉丝汀小姐在伦敦也很出名吗?英国人也喜欢歌剧呀!”

    玛丽:“…………”

    这是什么法国人对英国人的偏见啊!

    玛丽点了点头:“当然,终于来到巴黎,我必须得感受一下艾琳的正式表演。”

    “啊……”

    一听到这话,安妮露出了失望的色彩:“这两天估计不行了,小姐。最近剧院出了命案,都惊动了外国来的大侦探呢。”

    外国来的大侦探?歇洛克已经回到巴黎了吗?

    玛丽还没来得及问,就听安妮继续自顾自地说道:“剧院的小芭蕾舞演员都说,是歌剧院里的幽灵杀了人!迟迟找不到凶手,才惊动了前来度假的大侦探。”

    等等。

    艾琳不是拿到了镇定神经的药方吗?怎么听起来《歌剧魅影》的悲剧还是发生了,而且她离开伦敦回到巴黎也没过多久啊,而且,一个歌剧院凶杀案,若是艾琳的爱人干出来的,歇洛克·福尔摩斯还会公开宣布自己接下案件?这可不是他的风格啊?

    到底是什么情况?

    玛丽的思路有些跟不上现实发展的思路了,她拉住安妮:“先带我去见见艾琳,说不定我能帮上什么忙。”

    她满肚子问题,又觉得不好直接问一名女仆,离开火车站前玛丽灵机一动,买了一份今日的报纸。

    直到这个时候,玛丽才后悔自己穿越之前的外语课只顾着摸鱼了。拿到报纸之后满眼的法语让她感觉自己仿佛回到了坐在考场里对付阅读理解的日子。好在报纸阅读并不是最难的部分,她连蒙带猜,大概拼凑出了还算有用的信息。

    和玛丽预想的一样,报纸上关于剧院凶杀案的新闻,与《歌剧魅影》原著中的情节基本一致。报道上说是巴黎歌剧院闹了鬼,两名剧院经理饱受骚扰,就在昨夜,一名场工竟然被“幽灵”吊死在了舞台中央,导致今晚的演出全部取消。

    倒是没有任何话语提到了歇洛克。玛丽想了想,或许是因为他在伦敦出名,而巴黎人则完全不在乎英国发生了什么吧。

    玛丽和两位妹妹跟着女仆安妮上了马车。安妮的性格格外开朗,虽然她英语说的不太好,但见凯瑟琳和莉迪亚好奇,一路上不停地为两位班纳特小姐介绍路途的景色和巴黎的特色,丝毫不掩饰自己身为巴黎人的骄傲。

    而玛丽呢,则满心都是歌剧院发生的凶杀案。

    这导致马车在艾琳·艾德勒女士的幽静美丽的宅邸前停下来,玛丽下车之后,见到艾琳那张温柔又熟悉的面孔,顾不得打招呼,直接举起了手中的报纸:“这是怎么回事?你在信中可一个字也没提。”

    玛丽的焦急只换来了艾琳的一声苦笑,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招呼凯瑟琳和莉迪亚:“你们的房间已经安排好了,快去休息,行李不用管,会有人帮你们整理的。至于你,玛丽。”

    等到安排妥当三位班纳特小姐的行李和住处后,艾琳又嘱咐安妮带着两个好奇难耐的姑娘去宅邸和周遭街道转转,支开了玛丽的两位妹妹,艾琳才找到和玛丽独处的机会。

    “你放心,”她说,“我很好,谋杀案并没有殃及到我和我的朋友们。”

    艾琳说出这话时隐隐带着担忧,但是却并不紧张。

    她的反应叫玛丽顿时放心了。

    若是她的那位爱人,歌剧院的幽灵干的这件事情,艾琳绝对不会那么平静。但是到底他成为了嫌疑人,而玛丽明知道事情的大概过程,却又不好直接问艾琳的魅影怎么样了,她只得斟酌语句,换了个方式问道:“那该怎么办,歌剧院就要这么一直关闭下去吗?不会影响到你……你的生活吗?”

    艾琳深深地吸了口气。

    她看向玛丽,那双含着水光一般的眼神一如玛丽记忆中的让人心安。只是这样平静的目光也让玛丽知道,艾琳明白她是在试探,在等她说出具体真相。

    “嫌疑犯是我的爱人,”于是艾琳坦荡荡开口,“但绝对不是他干的。”

    她拉住玛丽的手,总算是流露出几分真切的担忧,却也不掩饰自身的坚定:“这件事情很复杂,我先简略给你说明:在巴黎歌剧院,我的爱人确实被称之为‘幽灵’,他也的确干过报纸上说的恐吓经理的事情来,但你一定要相信我,玛丽,埃里克不会杀人,我从伦敦带回来的药物很有效,近日以来他平静了很多。出事的那天晚上,我和他一直在一起,必要时我可以做人证。”

    那就好。

    听到他们在一起,玛丽彻底放下心来。

    这样就足以证明艾琳的魅影不是凶手了。她点了点头,免不了有些好奇:“所以,他叫埃里克?为什么别人会叫他幽灵?”

    “这……一言难尽。”

    艾琳犹豫了一下,觉得玛丽第一天抵达,着实不是诉说自己爱情故事的时候。她只是叹了口气:“你来了就好,埃里克可以说是隐居在巴黎歌剧院里,这件事情一旦闹大,对公众,对剧院,对他的病情都没有好处。我相信你,玛丽,或许你能在记者们挖掘什么神秘事件之前找到真凶。”

    “有歇洛克在呀,”玛丽理所当然地说,“既然他答应了你调查这件事,我想不用担心。”

    “福尔摩斯?”

    艾琳微微蹙眉:“他没在巴黎,又怎么会调查此事?”

    玛丽:“……安妮可是对我说,这件事情惊动了一位外国来的大侦探。”

    艾琳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不是福尔摩斯先生,”她勾了勾嘴角,“那位大侦探明日约我去剧院做个例行问话,你若是好奇,不如和我一起去。”

    不是福尔摩斯?

    还有谁能在这个时代,称得上一位外国大侦探的?

    玛丽一头雾水,直到第二天,刚来到巴黎不过二十四小时,她就跟随艾琳·艾德勒女士来到巴黎歌剧院,直接参与进了一起神秘的谋杀案。

    也正因如此,玛丽得到了答案。

    那位大侦探借用了剧院经理的办公室。玛丽跟着艾琳走进门时,看到椅子上男人的装扮,立刻知道这是谁了。

    他看上去年纪不太大——和福尔摩斯先生相仿。身材矮小、却神采奕奕,上唇的八字胡修理得整整齐齐,身上的条纹西装和脚下的皮鞋可谓是精致到一丝不苟的程度。这位男士看到两位女士走进来,停顿两秒,而后开口:“Bonjour,Mesdemoiselles(日安,女士们)!我想左边的那位是克里斯汀小姐,右边的这位应该是克里斯汀小姐的女伴吧。”

    诸多特征,让玛丽立刻意识到了这位是谁。

    外国大侦探,除了歇洛克·福尔摩斯外,还有一位比利时人。阿加莎·克里斯蒂女士笔下几乎和福尔摩斯先生一样著名的角色,同样二十多岁的赫尔克里·波洛先生。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